信貸投資是什麼意思?借錢買股票?
信貸投資就是跟銀行借錢,然後把這筆錢扔進股票市場裡面,買下未來的投資時間。
通常來說股票是種越放越值錢的存在,就像十年前的台積電,跟現在的台積電,一樣是一百萬,但能買到的比例就不同,隨時間滾出來的利息也有天壤之別。
有些人會看準投資市場,選擇將身上的資金押注在認為未來一定會賺錢的公司上,只要放長線來看整體的獲利大於信貸利息,這筆交易就是有賺。
這是個比較極端但很有名的例子:
美國有個年輕人,他在 2013 年的時候把身上全部的儲蓄全部投資在馬斯克身上,拜託父親幫他購買股票。
因為這位年輕人認為馬斯克對未來有明確清晰的願景,但後來他們都忘記這件事情。
等 2025 年發現的時候,原本 1,300 美元直接暴漲到 98,266 美金,大約是從台幣 4 萬變成 台幣 300 萬。
有些人會一拍大腿感嘆說:「如果當年那個年輕人甚至有借一筆信貸,加倍投注馬斯克,三百萬台幣就會翻成上億台幣啊!直接退休耶!」
可在現實中我們很難遇到第二個未發家的馬斯克,即使遇到也不該貿然 ALL IN 進去(雖然他當時的資金即使 ALL IN 也不會造成太大損失,而且還有家人當靠山)。
倖存者偏差是危險的陷阱,他這樣會賺,不代表你跟著操作就會賺。
我們可以從中一窺投資的原理:如果你相信對的公司、對的領導者,就在能接受的範圍把資金大膽投注下去,然後等一陣子讓它自然去波動——市場自然會驗證你的判斷力。

但信貸投資不是穩贏的,可能有些人會想說我賠一點,那趁低谷多注入一點資金,等它起來我就能回本——這是錯誤的。
信貸投資是槓桿,也是一面放大鏡,會同時放大你的勝率與敗率。
你本來會贏,加碼資金是讓你贏更多;但如果你本來會輸,加碼資金也只是讓你輸更多。
信貸投資的基本條件是什麼?在暴風雨中也要能穩住現金流
投資理財有賺有賠,信貸投資前有幾個基本條件你一定要知道:
- 心態扛得住風險與誘惑
舉例而言,在 2025 年台美關稅衝擊,台積電掉到 800 多一股的時候,你會害怕被套牢而轉手全賣掉嗎?還是認為這只是一時的風險,繼續放著?
在面對很想要的奢侈品時,你會賣掉股票拿錢來買,還是過一陣子手上多存一點錢再買?
- 現金流能穩住生活
如果借信貸來投資,每個要還款的本金加利息,是不是小於等於你原本每個月撥出來的投資資金?
如果這個股票爆掉了,你會因此窮途末路,還是你仍能維持生活(只是有點拮据)?
- 對公司基本盤觀察透徹
你是盲從著投資,還是你真的了解這間公司,知道什麼時候入場、加碼,什麼時候趕緊脫手避免被套牢?
撇開意外天災人害(例如疫情或廠房燒掉,這種誰可以先知道),你對這間公司有信心,能舉出條理分明的說詞嗎?
無論如何,信貸投資畢竟是借錢,即使再有把握,也要保證自己可以繳得出貸款,避免貸款遲繳、違約交割這些情況發生。
需要準備多少緊急備用金?
緊急備用金很重要,通常建議要存月支出的 3 到 6 倍,這樣如果生活發生不可預期的事件,例如辭職、災情、手術費……等等,也不會被一推就倒。
最保險的緊急備用金 = (每月生活必要支出 + 信貸月付金)x 6 個月
信貸投資多少才夠?讓銀行甘願借錢給你的魅力投資人|以 Dcard 網友為例子
信貸投資該準備多少投入市場基本盤?
信貸投資要注意的不是「投多少才能賺大錢」,而是「賠掉的話我能不能承受」。
我們都抱持著對未來的希望,希望這筆下去有賺錢可以提早退休、擺脫社畜生涯,但在抱持夢想的同時我們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。
任何投資理財行為都是殘酷的,建議可以先嘗試 2 ~ 3 年基本盤,確認自己勝率足夠後,再來考慮信貸投資,而投資多少沒有一定的答案,反而是要看你可以承擔多少風險。
信貸投資最好的金額,就是在你可以負擔生活的同時,在早期盡量累積投資資金的底氣。

信貸投資不是「All in」,而是先算清楚自己能穩定投入多少,不要被還款吃掉生活能力。
再者,如果突然市場一個崩,你生活也跟著崩,走到繳不出水電費甚至債務協商,那就跟投資的用意本末倒置了。
理想做法,是把資金分成三層:
- 生活基本盤
至少留出 3~6 個月開銷當緊急備用金。這筆錢不能碰。
- 還款用資金
確保每月薪水扣掉支出後,仍能輕鬆繳信貸分期,不需靠投資收益甚至變賣股票來還貸,也不會面臨沒錢只能遲繳信貸的窘境。
- 投資資金
最後這才是能進場操作的金額。建議不超過總貸款的 70 %~80 %,剩下的保留當現金緩衝。
例如:借到 100 萬,別全壓股市,可以先投入 70 萬做 ETF 定期定額,剩下 30 萬留作現金流緩衝。
畢竟市場能漲也能跌,投資的「基本盤」不是本金,而是撐過波動、長期持有的能力。
巴菲特曾說:「股市這種東西,會把錢從沒耐心的人轉移到有耐心的人手中。」
※不過如果你很不幸地押到一支股王,那種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,否則不會轉盈為虧的公司……在槓桿爆破的情況下,就值得思考要繼續住套房,還是賣掉股票拿可憐的殘值去買碗滷肉飯了。
銀行喜歡什麼樣的借款人?怎麼樣才能貸得高?
在知道前提後,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樣的條件可以讓銀行心甘情願借錢,還借很多、利息很低吧!

信貸能借多少,其實也是基於風險考量(應該說所有金融行為都會有風險考量)——銀行覺得你還得起多少。
以 Dcard 網友舉例,他的月收入有 7.5 萬,即使只看薪資也有將近 6 萬的收入。
雖然這位網友沒有提及平常開銷,但小編大膽一推,扣掉平常生活、開銷、孝親費等等,應該也有至少 3 萬可以用。
而且由於他本身是公務員,這個收入狀況穩定好幾年,也有投資理財的概念(股利)。
銀行就會覺得:嗯嗯!我借錢給這個人,這個人一定每個月都還得起,沒問題!而且條件很好、工作穩定,可以給很優惠的利率,讓他變成我們的客戶!
因此這位網友能借到的年利率就能壓到 1.8 % 到 2.05 % 之間,這是信貸投資很重要的指標!
畢竟如果你借來的錢年利率太高,除非你押中的是第二個未發家的馬斯克,否則賺錢的股利也不夠你還的利息。

但即使不是公務員、即使薪水沒到六萬,也是有機會貸款到低利率、高額度的貸款,通常銀行會針對能力進行綜合評估。
一般建議信貸年利率最好控制在 2 ~ 3 %左右,但信用小白很難得到這個利率的信貸。
建議善用還款工具進行試算,確認投資年化報酬率是否能超過貸款利息。

